因為保險屬於買方市場,也就是消費者占有絕大多數的影響力,與主導權。而賣方為了能夠促成這樁生意,多數賣方會順從客戶,並給他們想要的商品!甚至隱瞞商品的結構、利益、權益等資訊,目的只是讓你在要、被保險人欄位簽名然後匯款。這也是佣金導向制度給保險業務員的壓力所導致的結果,當然也跟社會大眾對於保險規劃的刻板印象與忽視其重要性的結果所造成,如同學校並沒有教導如何規劃退休、理財等等知識(學校沒教的事可多了,我的很多客戶也是學校老師,對於“保險”也是存在著有買就好的觀念;哎~殘念!真是買心酸的!跟買心安的差很多!)。所以漸漸的,業務人員的心態轉變成:「我不賣給你,你也會跟別人買,與其讓其他人賺取佣金不如我自己賺」的心態,導致消費者所規劃的內容多半偏向低保障、高佣金的保險商品~也就是俗稱的儲蓄險。
至於為什麼不要規劃儲蓄保險呢?如果你聽到:『我們這個商品的”利率“比銀行好!』這句話而買的,請勿必詳細閱讀下列資訊。談利率我就算給你看,這是某公司目前台幣計價最高“預定利率”的商品,看清楚!是“預定利率”2.25%!
條件設定為30歲男性20年期終身增額壽險。
![]() |
表一 |
一、實質利率隨時間增加而改變:
因為前面幾年有營運費用,所以客戶如果在第一年末解約的話,必須損失100%的本金。即使到了第五年每年平均損失11.63%,而想要損益兩平至少要等到第13年末,13年換算下來等於每年複合報酬率為0.2%,比現行活存還要低,薪資轉帳活期儲蓄存款都還有0.34%。即便這筆錢存放到第38年年末,平均每年複合報酬率也不過2.00%,也不到預定利率的2.25%
![]() |
表二 |
二、未加計貨幣時間價值:
也就是俗稱的通貨膨脹,每年通貨膨脹而造成貨幣本身的價值越來越低,因此即便在建議書上看到2、30年後的數字也必須打折,然而這也是很多保險銷售人員持續不斷再三強調,要你看後面的數字,例如幾年後就還本啦,還故意用螢光筆劃線,滿期之後每年領多少等等
但請靜下心來,30年後到底一萬塊值多少錢!如果假設每年通貨膨脹為1.5%,30年後10,000相當於現值6,355,請看表一第30年本金為3,724,400第31年本金增加為3,808,200,共孳息83,800,若以通貨膨脹1.5%計算,相當於現值53,251。
三、扼殺財富增加的機會:
表一是以每年提撥131,200平均每個月10933所做的規劃,試問以現在的受薪階級,有多少人能夠提撥這筆資金並且直到38年之後才使用,而且如果沒有經過38年,平均利率低的可憐,另外在未加計投資成本的情況下,相同資金以3%、5%、7%不同的複合報酬率可能產生的結果如表三。
![]() |
表三 |
![]() |
表四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